生活通周刊

Hi, 请登录

大暑正伏天,养生重在防暑养心健脾

原标题:大暑正伏天,养生重在防暑养心健脾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田晓航)7月22日将迎来大暑节气。中医专家提示,这一时节正值“中伏”前后,通常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养生尤需注重防暑和养心健脾。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山西医院副院长李圣耀说,高温暑湿环境下人体易发疾病,老人及体虚者应格外注意防范中暑。当出现全身乏力、头晕胸闷、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宜及时去医院就诊。

大暑正伏天,养生重在防暑养心健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暑湿天气还易伤心脾。”李圣耀介绍,若心火旺盛,人容易出现心烦、失眠、口渴、便秘、尿黄、面红、口舌生疮等症状;而脾虚湿阻,会使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若还贪食寒凉,则易导致感冒、腹痛、腹泻等。

大暑伏天里,人们可以从饮食、运动、起居、情绪等多方面调养身心,预防疾病。

大暑正伏天,养生重在防暑养心健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圣耀介绍,这一时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重在补气健脾、消暑生津,多食粥、汤等含水量高的食物,可选用绿豆、黄瓜、苦瓜、鲜藕、西瓜、薏米等食材;足量饮水,可适量饮用酸梅汤、柠檬水、绿茶等,但饮品不宜太凉,以免脾胃受损,也不宜太甜,以免内生痰湿。

大暑正伏天,养生重在防暑养心健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外,可于早晨或傍晚选择散步、太极拳、广播体操等运动锻炼身体,每周5天、每次半小时,微微出汗即可;坚持夜卧早起、午睡半小时,睡觉时避免凉风直吹,空调温度不低于26℃。

天气酷热,人们还易出现心烦易怒、无精打采、心神俱疲等情形,即“精神中暑”。专家介绍,此时宜保持心境平和,切忌大喜大怒;听音乐、冥想、读书等活动有助于调和情绪,饮用玫瑰花、佛手、茯苓、淡竹叶、莲子心组成的代茶饮亦有帮助。


来源:新华

作者:

责任编辑:品一

推荐阅读:

[百姓故事] 神秘的德布洛莫鬼山

[百姓故事] 一个落在泸沽湖畔的“世外桃源”

关爱眼健康!银海眼科医院眼健康义诊活动走进桐梓林国际社区

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从“心”出发护航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签署合作协议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培养国际复合型眼视光人才

第十八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

“致善天府·情暖夕阳”情浓重阳活动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举行

关爱视界 守护光明

需术后康复治疗 可行动不便无法到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