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注定是被历史铭记的一年。金秋十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我的心中激情澎湃。蓦然回首,过去的点点滴滴仿佛都慢慢淡出了脑海,依旧醒目的唯有脚下那红色的足迹。百年薪火,世界已经见证了中国青年的力量。作为21世纪的中国新青年,建设祖国的重任已责无旁贷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在这新时代的舞台上,我辈定要扛起重担,不负韶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青年,要感恩身后路。我有幸生在先辈为我们打下的太平盛世,民主法治倍受关注,更有幸从事教书育人这个神圣的职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这一代青年,无疑是十分幸运的,不曾经历战火硝烟、不为温饱发愁,得八方惠风,享四海春光。但是,生活在幸福时代,我们不应忘记百年前抛头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不应忘记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们、不应忘记新冠肺炎疫情前线的逆行者们。入职两年多,虽是大千世界、沧海一粟,但这一路上也是风尘仆仆、感触颇多。沐浴在党的阳光中,从未有丝毫的懈怠。作为当代青年,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党史,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认真聆听会议精神,做到用心去听,用心学习,而不是只是流于形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坚定不移地跟随党的脚步,感恩身后路,奋进新征程。
青年,要常燃奋进之火。从近现代被列强侵略到成为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大国,中国的发展是无数中华儿女牺牲小我、不懈努力换来的。他们创造了今天的繁荣,我们则应当引领祖国的明天。党的二十大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这个历史交汇点,奋斗精神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广大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思想。如此,青年才能不为繁杂的外界所干扰,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作为教书育人的青年教师,我们更需要不断增强爱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让奋进之火在心头熊熊燃烧,照亮前行的道路。
青年,要坚定不移投身实践。奋斗是生命最亮丽的底色。空有奋进之心而不付诸行动无异于纸上谈兵。“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作为青年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使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潜心教育教学。具体而言,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 坚守初心、一以贯之。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始终坚守为学生服务的初心。此外,精耕教学、提质减量。教学技能是教师的生存之本,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难以在社会立足,也是对学生的不尊重。青年教师更应走在课改前列,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锤炼自身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最后,莫问收获、但求耕耘。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人才培养是一个持续十数年的周期,很多教师不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为教学改革所做的种种尝试也可能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不应该影响教师潜心育人的决心。作为青年教师,更应勇挑时代重担,书写无愧于社会的答卷。
青春逢盛世,拼搏正当时。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让我们在奋进的脚步中,不负时代新使命,不负人生好时光,用实际行动绘制生命华章!(余丽)
来源:中国网
查看原稿地址
